防洪工程数据库建设是面向防汛抗旱业务需求、在已有数据基础上,完成15类工程的数据收集、整理加工、审核入库,形成可供平台及各业务系统调用的数据库,为国家、流域和省级防汛抗旱业务应用查询、会商和决策支持提供防洪工程的基础数据支持。
洪水预警预报系统
通过建设自动水量站、水位计、气象监测站等手段,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将江河流域内各雨量、水位站点的降雨和洪水信息,实时地采集和传输到水利部门服务器端,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及时掌握流域洪水动态,并利用数学模型,做出未来沿岸洪水预报,为科学的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
洪灾评估系统
利用防汛抗旱综合数据资源和预报、调度等业务信息,结合洪灾评估标准,采用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等先进技术,开发洪灾评估系统,实现灾前、灾中和灾后三阶段洪灾评估功能。灾前评估实现在洪灾发生之前,对洪水可能造成的灾情进行合理的预测,并作为防洪调度决策的依据;灾中评估实现在洪灾发生过程中,快速判断洪水的影响范围、受灾人口、淹没损失以及对重点工矿设施的破坏,为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灾后评估实现在洪灾发生之后,调查、统计、上报、核查实际洪灾损失,协助防汛救灾人员进行洪灾综合评估,为灾民救济、保险理赔、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等提供依据。
洪水风险图管理与应用系统
基于GIS平台开发的洪水风险图管理与应用系统,主要实现对洪水风险图编制成果的汇总和集成,利用该系统对洪水风险图进行统一的管理与应用,为全国洪水风险图共享提供平台支撑。其主要功能包括风险图成果集成、实时溃口分析、洪水方案对比分析、洪水影响分析、淹没过程动态展示、风险点查询、测量标绘、数据维护等。
防汛物资调度管理系统
基于慧图PaaS云服务支撑平台,以广泛的物联感知、全面的互联互通、高效的数据整合、个性化的服务配置为依托,以物资出入库、日常维护等精细化管理为保障,以物资台账应用为支撑,以资源调配与应急调度为核心,实现仓库的一体化智能管理,实现资源的合理布局、优化调配、应急调度以及物资运输的全流程可视化跟踪。对防汛抗旱物资、民政救灾资源精细管理、应急调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防汛业务综合指挥平台
防汛综合指挥平台的建设是在现有防汛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数据资源,提高信息整合和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理顺防汛值班工作流程,提高防汛值班内部和外部协同效率;提高业务支撑系统对预警、调度、抢险等指挥决策业务过程的应用支撑程度;提升信息共享发布能力。通过本平台的建设,从整体上提高防汛指挥工作的规范化,优化指挥部和各成员单位之间协同工作的方式,提高防汛应急处理效率,提升防汛工作科技支撑水平,以及提高防汛部门的公众服务能力。
中小水库安全监测
中小水库安全监测与管理系统实现对水库雨水情、视频、图片等信息不间断的动态监测,根据预报、实时雨量数据通过预报模型为各水库提供水库预报预警信息。系统将众多分散的中小型水库集中管理,将大大地提高中小型水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并减小了劳动强度和人员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抗旱业务应用系统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旱灾发生的频次及范围逐步扩大,损失日趋严重,给城乡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设抗旱业务应用系统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密切监视旱情的发展变化,正确认识和模拟旱情的演变规律,全面提升旱情监测预警水平,实时掌握旱情变化规律,为抗旱防旱减灾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抗旱业务工作主要包括旱情监视预警、旱情评估预测、抗旱会商、抗旱调度、旱灾评估等业务。
抗旱规划
全国抗旱规划数据整编系统是抗旱规划项目实施情况的统计查询系统,提供各省上报方案、进度、效益的接口,解析上报数据,以柱状图、饼状图等直观方式展示各省工程建设情况,实现对抗旱三大工程(小型水库、抗旱打井、引调提水工程)的项目实施动态、实施成果及发挥效益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
旱情监测系统
旱情监测系统是集墒情、雨情、气象等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监测系统,采集土壤含水率、地温、气温、湿度、风速、风向、蒸发量、日照、辐射及雨量等多个参数,通过GSM/GPRS通信方式定时或召测上报到监测中心。并接收执行中心发送的配置、召测、历史数据下载等相关指令。提供了准确、全面的旱情相关数据,保障了旱情分析的准确性。 墒情监测系统包括固定站、移动站、综合试验站等多种监测形式,核心设备由慧图科技自主开发完成,可用于测量田间土壤含水率和其他旱情相关信息,并能通过多种通信技术手段将采集数据自动发送至旱情监测中心。